当前位置:首页 > 国际 > 正文

政策聚焦+AI赋能,如何一键布局科创医药之春?

  • 国际
  • 2025-04-13 09:48:04
  • 30

  近期公募基金的调研动向出现新变化。医药企业被重点关注,其中AI+医疗业务的发展情况成为机构调研关注的重点。

  有券商认为,关税政策冲击下,对医药产业链的影响较为复杂,并且可能仍然存在变数。部分医械行业或受益于国产化替代加速,如科学仪器、医疗设备(CT等方向)、医疗耗材等。平安证券表示,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创新药列为十大政府工作任务之一,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,制定创新药目录,支持创新药发展。此外,政府还提出稳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,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,促进分级诊疗,这些措施将为创新药行业创造更加良性的发展环境。

 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也是科创板支持的核心领域之一。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阵地,科创板凭借制度红利、资本助力与技术创新,日益成为创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。设立六年多来,科创板目前已汇聚一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、市场认可度高的医药卫生行业领军企业,覆盖创新药研发、制药服务、医疗器械设备等多个关键环节。

  (以下简称“科创生物”)便是科创板生物医药领域的“精华”所在,其聚焦AI+创新药、AI+医疗设备,也是表征医药“硬科技”的风向标。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、生物医学工程、生物农业、生物质能、其他生物业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,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。

  受益政策力推、AI赋能等共同驱动,含AI量高的科创生物指数也表现突出。Wind数据统计,在有跟踪产品的科创板所属指数中,科创生物指数以15.08%的年内涨幅高居榜首。

  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5年4月11日

  从行业权重分布看,科创生物指数在 “医疗器械”和“化学制药”领域较为集中,有望更明显地受益于AI+医疗行业的发展。此外,还涉及医疗美容、动物保健等行业,进一步丰富了指数的多样性。

  数据来源:Wind,截至2025年4月11日,行业分类为申万二级行业。

  科创生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.35%,既有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的龙头药企,也有深耕国产替代需求大、高附加价值的医疗器械和生物科技企业,整体“硬科技”属性突出。高端医疗器械设备厂商,或将受益于医疗新基建与设备更新政策,也有望受益于AI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。

  虽然过去几年历经深度调整,但医药板块作为长坡厚雪的刚需赛道,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。随着AI时代到来,医药行业正迎来积极变化。

  与传统人工方法相比,人工智能的方法在药物发现方面的效率显著提升。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在药物发现过程中展现出显著的时间、成本和成功率优势,能够大幅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效果,有助于医药行业提振增效。

  政策层面,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“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,制定创新药目录,支持创新药发展”。预计未来更多推动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细则条款有望落地。在创新药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、建立多元支付体系等政策持续推出的背景下,医药企业或将获得合理的利润空间,研发投入回报期有望随之缩短为创新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。

  对于投资者而言,医药行业专业门槛极高,且细分领域众多,借助聚焦医药硬科技的嘉实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(简称科创医药指数ETF,基金代码588700),或可分享医药板块崛起投资机遇。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科创医药指数ETF联接基金(A类021060,C类021061)一键布局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。

  风险提示:基金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投资人应当阅读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,特别是特有风险,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、投资经验、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。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、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。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,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。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,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、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。

有话要说...